在现代中职教育体系中,如何结合市场人才需求对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优化调整,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是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也是中职院校发展过程中的生命线工程,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所以新时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的重要工作指示要求,在中职院校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要着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为社会建设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加快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整体进程。由此能够看出,针对中职教育质量提升工程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值得进行深入的解读。
1当前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方面的制约因素
对中等职业院校教育质量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在教育教学组织活动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中职教育质量提升效果不够理想,人才培养质量也受到极大的限制,不利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持续稳定发展,也会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优化开展造成相应的阻碍。系统分析,新时期我国中职教育质量提升过程中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内部因素。学校内部因素是影响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具体解读,能够看出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中等职业院校内部影响因素会限制整体教育教学工作的优化开展,也会影响人才培养工作的综合效果。如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存在一定的偏差,部分学校存在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高职化的情况,并且也有一些学校在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的过程中没有分析市场需求,与市场实际情况不吻合,会影响人才综合培养工作的实际效果。又如,所组织开展的质量评价工作不够科学,难以发挥出质量评价的作用对中职院校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科学的指导,会限制人才培养成效。如在实际组织开展中职教育质量评价活动的过程中,质量评价主体不够突出、评价体系的建设缺乏完善性、社会第三方评价缺失,都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稳定开展造成严重的阻碍。其次,外部因素。在影响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外部因素中,社会影响因素是较为重要的内容。研究发现,现阶段中等职业院校在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没有形成完善的社会文化舆论支持体系,甚至社会上存在普遍轻视中等职业教育的情况,导致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偏低,教师对教育改革缺乏热情,影响教育质量。同时,在实际组织开展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对社会教育资源单位的组织规划难以实现协同规划的目标,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受到极大的限制,会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活动在新时期社会背景下的持续稳定开展产生不良影响。此外,相关支持政策保障不到位也会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产生影响,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升和人才培养工作的稳定推进,甚至会制约人才培养工作的综合发展成果。
2中职院校教育质量提升强化措施
从上文分析能够看出,在中等职业教育体系中,教育质量偏低情况的出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新时期在对职业教育活动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制约中职教育质量的因素积极探索教育改革措施,争取能够形成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为我国中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科学化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和保障。
在中等职业院校发展过程中,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创新应该将质量的提升作为核心,并积极探索内涵式发展道路的构建。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对教育理念进行革新,树立能够与新时期中职教育人才培养需求相吻合的人才质量观,并且在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指导下全面推进专业建设活动、师资配置活动、教学模式创新活动、实习基地建设活动的开展,制定更加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并且构建相对科学的质量评价工作体系,确保能够从根本上对相关问题进行处理,为我国职业教育工作的持续稳定开展夯实基础。在对教育质量进行革新的过程中,要注意树立需求质量观,即从市场需求角度探索开放教育体系的构建;多元质量观,即按照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尽量培养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满足人才的多元化需求;能力本位观,即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作为教学对象,有目的的促进学生岗位迁移能力和知识自我更新能力的强化,确保能力本位质量观的树立;全面发展观,即要从职业道德教育、专业技能强化和人际交往能力等角度组织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全面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为中职教育教学活动的持续稳定发展夯实基础。如此,借助科学中职教育人才质量观的构建,就能够对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全面优化,人才培养质量也会进一步提升,对我国中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个人职业发展都产生着相应的积极影响。
在对中职院校教育质量进行强化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对教育质量的基本发展情况进行准确的定位,明确当前中职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构建相应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在实际开展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对各项教育改革基本成效进行考核,争取能够对我国中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发展形成全新的认识,切实促进整体教育组织成效的全面提升。在构建中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教育质量观的内容对质量评价体系涉及到的评价主体、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效力等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如结合教师、学生、用人单位、教育主管部门、学生家长等评价主体的综合意见和建议探索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并对中职教育评价工作进行科学的考察,希望可以全面促进中职教育质量的提升,真正面向市场、行业和各级主管部门对中职教育工作进行改革创新,对当前中职教育质量评价结果以及中职教育活动中形成的问题形成科学系统的认识,有效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稳定开展。这样在构建中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情况下,就能够对当前我国中职教育质量以及中职教育教学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形成全面系统的认识,我国中职教育改革也将取得全新的发展成果,能够为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工作的科学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中职院校教育质量的提升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因此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正确领导下,在积极组织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尝试构建产教融合合作机制,积极促进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确保能够形成完善的教育教学组织工作体系,为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和借鉴。首先,要积极构建产教融合常态化运行工作机制,探索构建相对科学的产教融合综合管理体系,在中职教育体系内部逐步构建多元主体广泛参与的产教融合理事会议,设置能够综合管理教育教学活动、实习实训活动和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进而保障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管理制度体系的完善,切实保障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优化,提高中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实际发展成果。其次,要构建更加专业的产业发展动态调整工作机制,真正围绕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新产业形式的广泛发展和新经济模式下人才需求的变化对专业建设进行科学的调整,确保中职院校所组织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能够与产业动态发展需求相适应,实现专业设置和企业职业岗位的有效对接,为中职院校学生未来顺利就业提供坚实的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够积极构建相对完善的教育教学工作体系,确保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稳定开展,为我国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夯实基础。
在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过程中,中职院校结合教育质量提升工作和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工作的现实需求,应该从社会保障网络体系的构建角度为中职教育的优化创新提供相应的外部保障,并且对涉及到的相关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创新,在挖掘和使用社会资源的基础上促进各项资源的协调应用,为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在构建完善社会支持保障体系的基础上,中职院校实际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加强与当地政府部门和职业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联系,在政府政策支持和教育主管部门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实现与本地区企业的联系,真正构建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明确学校主体地位、提高行业指导效果、组织企业广泛参与的职业教育社会保障网络体系,推动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确保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部门在改革和发展的基础上可以逐步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果。
3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等职业院校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结合人才培养工作的现实需求对办学工作进行优化调整,从多角度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能够促进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改善,将本校学生培养成为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为社会建设贡献相应的力量,以职业教育为基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相应的人才保障。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