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在一些地方,畸形追求高考“北清率”的现象依然存在。考上清华北大,县政府给予奖励高达50万元,并写入县政府工作报告;老师则既能得奖金又能晋级。而为了提高“北清率”,一些高中重金抢来尖子生,开设“实验班”“火箭班”…… 畸形追求“北清率”带来的恶果显而易见。它不仅会加剧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集中,恶化城乡、重点校与非重点校、尖子班与普通班之间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还会导致不同普通高中在吸引优质生源上的竞争差距,甚而破坏周边县城教育生态,形成恶性循环。“北清率”高的学校,升学率恒高,而其他学校却几乎再也没有追赶的机会。 畸形追求“北清率”背后,是地方政府畸形的教育政绩观在作祟。考上北大清华才是硬道理,这是不少地方官员乃至民众心目中根深蒂固的观念。与推动教育改革,贯彻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比起来,集中优势资源办尖子班,见效快得多。考上若干个北大清华,便能在当地引起轰动。而踏踏实实实搞教育改革,不仅见效慢,还不容易出成果,搞不好还引来家长的反对,费力不讨好。 以此类推,追求“北清率”没有多大希望的学校,就以一本升学率为指标,如果一本升学率还拼不赢,那就拼本科升学率。总之,有多少学生考上大学,考上什么等级的大学,便成为了衡量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这种情况其实不仅仅出现在中西部地区的小县城里,在东部的一二线城市也是如此,只是程度有轻重之分。 这也是为什么舆论年年抨击,而地方追求“北清率”的现状一直没有改变的原因。政府部门的教育政绩观,最终会传导到整个社会,不仅考生以考上北大清华为人生目标,连带整个社会都为北大清华而癫狂。在有的地方,以至于连出租车司机都能准确说出当地考上北大清华的人数,高中门口推着冰箱卖饮料的老板,也能根据自己掌握的招生信息,判断学生能不能进入该校重点班。 但这种政绩,与人的全面发展背道而驰。没有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考分的奴役,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教育政绩观关系到教育发展的道路和方向。它会决定地方政府用何种方式来评价教育部门,教育部门用何种方式来考评学校、校长,而校长又用何种方式评价教师。顽固的“北清率”说到底是扭曲的教育政绩观的产物,要撬动畸形追求“北清率”的现实,关键还是要正本清源,加快制定科学的教育考核办法,用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中心的教育政绩观来取代以升学率、“北清率”为中心的教育政绩观,不再单纯用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来评价教育。 |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