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清中职学生的差异是差异教学有效开展,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前提与基础,而传统的手段与方法,耗时、费力、低效,往往是愿望不错,实施困难,以信息技术平台为基础,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实现差异分析系统化。
2017年10月,当地时间19日晚上,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在阿布扎比闭幕,上海城市建设工程学校园林绿化专业学生潘沈涵摘得花艺项目金牌;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学生杨文浩摘得汽车技术项目银牌……中国代表团在此次大赛中获得了15金7银8铜12优胜奖的历史最好成绩,并成功申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近日,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提出建立“校企主导、政府推动、行业指导、学校企业双主体实施”的校企合作机制。由“政府主导”转为“校企主导”,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政策变化,对未来校企合作的走向将起到引领作用。
职业教育要激发学生进行技能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信心。职业教育的大目标就是培养“大国工匠”,小目标就是培养“校园工匠”。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要具有“工匠精神”。
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是十九大报告中对今后职业教育发展的定位。促进高职教育蓬勃发展,人才培养最重要。让职业教育成为培养工匠人才和工匠精神的摇篮,就要不断弘扬工匠精神,使职业教育真正肩负起为国家培养输送技能型人才的重任。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在带动人口就业、助力中国经济飞跃式发展的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路径。最新发布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全国有400余所职业院校设立了合作办学机构或开展相关合作办学项目923个,占据高等教育总数的近半壁江山。